隔天到金澤21世紀現代美術館參觀,因為時間的關係,只欣賞外圍的裝置藝術和經典展覽。
美術館裡最引人著目的,莫過於由藝術家林德羅·厄利什設計的作品《泳池》(The Swimming Pool),
利用美術館的天窗加上一層水,並加上假的泳池扶手,
從上看恍若是真的游泳池,但遊客亦能在底下的展覽室走動,上下觀看,形成特殊的趣味和效果。
戶外有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於2010年創作的彩色屋,
以玻璃牆打造而成,表達出三原色的概念。透過混色,可以看到顏色呈現在視覺上的變化。
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林明弘(Michael Lin)將客家傳統花布圖樣,與金澤的傳統工藝加賀友禪結合,
以牆為畫布,創造出繽紛的作品"人民廣場(People’s Gallery)"。
坐在椅子上,視線會不自覺被位於對面建築屋頂上的作品所吸引。
一個人高舉著長尺望向天空,彷彿吶喊自由,
這是Jan Fabre創作的"測量雲朵的人(The Man Who Measures the Clouds)"。
據說靈感是來自於一個監獄囚犯成為鳥類學家的真實故事,
用理性的標準(尺)試圖捕捉虛幻的事物(雲),激發人們對生與死及人身自由問題的思考。
金澤兼六園與石川縣的偕樂園和岡山縣的後樂園並稱日本三大名園,
中央以大池貫穿,隨處可見日式假山涼亭,
齊備一般庭園不易具備的六個景觀元素-宏大,幽邃,人力,蒼古,水泉和遠景故而得名。
可惜前來的這一天遇上綿綿細雨,行動不便之外也讓風景失色不少。
每年雪季來臨之前,會在樹幹旁豎立柱子,
將繩子從柱子頂端繫到樹枝上,保護樹枝不會因為積雪而折斷,
特殊的雪吊措施搭配皚皚白雪別有一番風情。
因為天候不佳,決定提早離開金澤前往大阪;
車站附近的大茶壺裝置藝術很吸睛,覆蓋的白雪彷彿用粉篩篩過一樣夢幻。
吃拉麵和煎餃解決午餐,店內不乏台灣口音,
這幾次旅行遇到的同胞真是不少,日本是台灣人的旅遊首選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