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訪大笨鐘時順便和遠處的倫敦眼合影,這幾天晴朗的天空,將倫敦的經典建築彰顯的氣勢非凡。
大笨鐘(Big Ben)座落於泰晤士河畔,於1859年完工,高97.5公尺,為英國最大的鐘,也是世界第三高的鐘樓;
它的外牆有四面巨大的鐘,朝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,鐘面會在國會開會期間散發光芒。
2012年英國政府為慶祝伊麗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,宣布將大笨鐘正式改名為伊麗莎白塔。
大笨鐘是人們慶祝新年的地方,收音機和電視會播出它的鐘聲來迎接新的一年。
就在我們造訪後不久,大笨鐘即將進入維修期,下半部已圍起層層鷹架,直到2021年才能再次聽到鐘聲響起,世紀建築只能靜候四年,再和喜愛它的民眾相會了。
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(Royal Observatory,Greenwich)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於1675年在倫敦格林威治建造的綜合性天文台,
座落於格林威治公園俯瞰泰晤士河的小山上;草地上有民眾悠閒溜狗,風光明媚,吸引不少遊客和學生團體造訪。
英國的天文學家長期使用格林威治天文台進行測量,後來因為鐵路電氣化影響磁力計和氣象的讀數,
二戰期間配合倫敦的疏散,和倫敦的光汙染等因素而搬遷多次,陸續將研究部門移至劍橋及愛丁堡的英國天文技術中心。
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於2005年耗資1500萬英鎊改建,現在除了收藏天文和航海工具,也展示歷史上為天文和航海提供精確守時的人造計時器,
還有天象館,畫廊與教育設施,是英國國家航海博物館的一部分。
大批群眾排隊等著和子午線拍照,不想浪費時間的我們則是到廣場下方沿伸的免費子午線拍照,
小巷裡面雖然不是熱門打卡景點,但也達到雙腳跨越子午線的最終目標啦!
天文台附近的國家航海博物館(National Maritime Museum,NMM)可以免費進入參觀,
收藏超過二百萬件與航海,天文和時間計量有關的物品。
。